诸葛亮躬耕地研究网
历史地理学家张修桂考证的汉水河道所处的历史年代
南阳方正谈历史 发表于:2023-5-14 15:03:3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426
历史地理学家张修桂考证的汉水发现历史上的山都襄阳段汉水河道在历史上比现在位置向南十几里。

如图,汉水在白马洞开始东南流到泥咀镇,然后贴隆中山向东,到万山向北折进入襄阳城北以后,和现代河道一致。

以下通过历史记载来分析这段河道在哪些阶段处于张修桂考证的汉水河道情况。


一、民国时期的二十年代山都襄阳段汉水河道位置

民国时期的二十年代,山都襄阳段汉水河道位置为张修桂考证的河段。

石泉先生《古鄢、维、涑水及宜城、中庐、邔县故址新探》一书中提到:


我们于1980年3月去当地考察时∶曾向当时泥咀公社的干部和群众探询。他们向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点关于这一带地理变迁的重要情况∶
四五十年前(民国时期二十年代)的汉水主洪道比现在偏南得多,60多岁的公社主任古德明同志说,他十几岁时,在广德寺(泥咀镇东南四里,隆中北面)帮工。那时的汉水码头就在广德寺著名的多宝佛塔前不远,现在前面已成了一大片田地。汉水主洪道已移到北面十里外的位置去了。因此,现在的泥咀河过去并不存在。那就是∶汉水河床。汉水改道北移之后,才有了泥咀河。过去鹤子川往东流过泥咀南面不远,就入了汉水。

以上说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民国时期汉水还在张修桂考证的河道。
二、最早的山都襄阳段汉水河道位置记载在东汉时期


  • 东汉时期山都襄阳段汉水河道位置为张修桂考证的河段,证据如下:
  • 东汉文学家蔡邕在《汉津赋》中写到“总畎浍之群液兮,演西土之阴精。过万山以左回兮,旋襄阳而南萦。切大别之东山兮,与江湘乎通灵。”
  • 根据该赋的记载可知,在东汉末年,汉江从西向东过万山时,有一个向北的大角度转弯,过万山后再向东流。这个大转弯可以和汉江在鱼梁洲向南的大转弯相提并论,所以叫“过万山以左回兮,旋襄阳而南萦。”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2001-2021 诸葛亮躬耕地研究网 https://www.zglggdyj.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豫ICP备20019006号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Discuz!X3.5公安网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合作客服QQ:659106904@qq.com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