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5-17 14:25:35
昨天看一个军事家在评论三国,说三国时期那个谋臣最被高估,不会用人果不其然这个金酸梅奖给了诸葛亮。然后洋洋洒洒列举了什么错用关羽守荆州、不听刘备用马谡、逼反魏延、蜀中无大将等等。
首先你用本小说来点评历史这是不是有点儿戏?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是本小说,有些东西不是真的,比如没有青龙偃月刀,比如张飞不是黑大汉人家美的很,比如刘备也没有写的那么窝囊。小说为了情节需要就是要改编点东西的,但是从三国志来看诸葛亮不聪明?他智者近妖!
首先真实的历史上是有隆中对的,没有隆中对相信刘备也不会有信心接着往下走,就算有两个万人敌也是好看架不住人多,这一点上就能看出诸葛亮可谓是最成功的一次鸡血行动。
隆中对最能体现诸葛亮智慧的就是未出茅庐却知三分天下,而且这三分天下他做了很好的预测。首先中原不用争,你也争不过,西蜀是唯一的出路,得西蜀后拿荆州,拿不下全部拿一部分为西蜀之后出兵有个纵深关键的时间差,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等待北方有变,为什么不说打?因为打不过,你真以为暴发户能干过大财团,弯道超车不是你跑的快是前车抛锚。这在当时几乎就是刘备得天下的唯一解!(为什么不说光复汉室?因为那时候汉朝还有皇帝的,西蜀和东吴都是官方上讲都是反贼。为什么一定打北方而不打东吴?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诸葛家在曹操那里的几乎没什么人有原因的。)
刘备入蜀三分天下成了,关羽荆州丢了算个不大不小的意外,因为关羽不可能百分百执行诸葛亮的建议,第一个从一开始就看不上,第二个就是诸葛亮在那个时候就根本不是地一谋士,他在忙着干后勤。最关键的一点是北方一直没有变!这可能是诸葛亮都没想到的,也是他没有机会去实现的,还是那句话那时候他在抓生产,这就是为什么东合孙权北拒曹操这样的战略要义他只说出来而没有去亲自实行,如果诸葛亮亲自实行,加上东吴有他哥哥在北方有变的几率会高不少。等到司马家让北方有变的时候诸葛亮早就死了。但是从隆中对当中能看出在大方向大智慧上诸葛亮是很具有前瞻性的。
可以说从入蜀之后诸葛亮基本上脱离了一线指挥。后勤上他做的也很好,地瓜的推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蜀这个粑粑地方的吃饭问题,也为后来赌运气打下了基础,藤甲兵的开发也为前线提供了特殊的兵种兵力,姜维的培养更是始终保留了争霸的一丝机会(真就是一丝)。直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才从后勤又回到了权力的中枢。
然后专家说他穷兵黩武,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别人进不来你也出不去,你待着不就行了干嘛出来呢?(荆州没了问题就在这里天时基本上没有了)可以说这师徒两个在北伐这个问题体现出了超高的军事智慧!三分天下的目的是啥?偏安一隅吗?不可能谁会允许蜀这么个东西一直在身边呢?收编当个大官?年轻时候投降不就好了,干嘛等到现在?其实他俩一直都有一统中原的梦想。诸葛亮知不知道打不过?他肯定是知道的,傻子看地图都能看出来从地盘到出产都不是一个级别。那为什么不休养生息等机会呢?因为修养不起!同样修养一代人,从人口到兵员再到将领比例会越拉越大!越修养越没有机会!以多胜少大多是素质的降维打击,而这个时候素质在北方!
打有三个机会一,如果真的能倒了黄龙北方肯定有人造反,水必然浑了,靠着刘备多年的口碑和刷脸的仁义旗帜铁定有人投奔。这就是诸葛亮自己造成的北方有变;二,若是北伐顺利东吴必定出来打秋风,两家合力依然能造成北方有变的局面;三,就算北伐不利占点地盘把兵运出来不至于每次享受蜀道难的先是自己。可惜的是十五次北伐一次都没成,而且主要是内忧,这也是为啥姜维后来没办法屯田去了,也在搞后勤。
本身北伐蜀汉内部就不统一,而且可以说大多数人不同意,原因很简单谁占领蜀汉不都得用他们管理?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当初要用马谡。你是用一个按部就班但心里犯嘀咕的人,还是用一个志同道合有可能创造奇迹的精神小伙?诸葛亮需要的是奇迹,可以说十五次北伐拼的就是一个奇迹,至于结果,显而易见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奇迹。
至于蜀中无大将的局面更好解释,不是发现不了人,而是压根就没有人可发现。就好比鸡窝里飞凤凰,沧海遗珠这样的事是一样的,莽荒的蜀地真的没有出产人才的土壤,姜维也是从别处抓来的。就这还不算完五虎上将相继死亡,张飞的儿子勇武过人你能想到他从马上掉下来摔死?长期的保安司令赵云的儿子弃武从文断了传承,西凉出了马氏父子已经算人才辈出了。连年征战大批武将跟着刘备战死沙场留下来的大多是文官。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北伐并且能取的一定的成绩,诸葛亮辗转腾挪的本事可以了。
至于魏延真的挺可惜,魏延真可以算是三国后期的战力天花板,能文能武的全才。可惜他生错了地方。魏延有自己的想法,自身又有能力,这就出现一个问题,诸葛亮在的时候还能卖个面子,一旦诸葛亮去世蜀汉谁能压制的住他?当一个人在队伍当中看一圈没有一个他看上眼的结果就很难说了,新中国就有这样一位将军他就是常胜将军林彪。魏延也是一样姜维打不过他,刘禅也是个玩心眼子的,玩心眼的就怕一种人就是魏延这种不和你玩心眼的一力降十会你没招。所以最后的战力也这么稀里糊涂的下线了。
就这样的条件,在诸葛亮死后蜀汉还能延续那么多年,还有徒弟能一直延续着它的方针你能说诸葛亮不聪明?或者他和周瑜这样的已经不能用聪明来形容了,他们真的有智慧。
失败只能说诸葛亮拥有的资源太差了,再厉害的辗转腾挪也抵不过圈子小,圈子太小那就叫打滚。给诸葛亮的容错率太低了。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55295979347837477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