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5-17 14:23:25
智在于诸葛亮是最主要的,但他还有一种精神也值得我们颂扬,那就是他那种为实现先帝遗愿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用王昌龄的一句诗来形容就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诸葛亮的此种精神,是他对刘备兴复汉室的事业的无比忠诚的具体表现。小说第85回“白帝城托孤”中刘备临终前嘱托他:“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了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说自己一定“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此情此景,可真是动人之极。客观地看,在那个战乱年代,自立为王的人比比皆是,不足为怪,况且以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要自创天下是完全办得到的,但他却无丝毫这方面的想法,即使是无能的阿斗继位时也是一样,甚至在北伐时,听到阿斗下诏书召他回京,他明知是皇帝听信谗言,是对他的不信任,但为了尽忠,也放弃了进军中原的大好机会,遵命返回成都,这是多么崇高的行为,其忠贞可见一斑。为了蜀汉事业,他常常是事必躬亲,亲力亲为,使人为之感动不已,小说第87回写他准备征讨南蛮时,王连苦劝他派别的将领去就行了,但他却说:“南蛮之地,离国甚远,人多不习王化,收服甚难,吾当亲往征之。可刚可柔,别有斟酌,非可容易托人。”足见他极端负责的态度,可让人为之下泪。他的《出师表》更将此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它不是用言辞,而是用心、用血写成的,即使知道自己食少事烦,不久人世,仍然要一刻不停的奔走操劳,总觉对先帝遗志,他人“不似我尽心”,这样,一个赤胆忠心、忠贞不二的贤相就在我们的眼前被最美、最崇高地塑造出来了。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861360655685911051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