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诸葛亮只会军事指挥?其实人家文采飞扬,还是个痴情种啦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早年隐居南阳,躬耕自守。刘备在徐庶的推荐之下,亲往拜访,请其出山。此后,诸葛亮尽心辅佐刘备、刘禅,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稳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病逝于五丈原。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魏晋以后,经过历史上各时期的艺术加工和民间传颂,最终形成智慧、忠诚、贤能、儒雅的人物形象,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喜爱。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b02ae4609bb34b589c8eabc0da44aa4a~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9667820&x-signature=a4I%2BrPILR8BDpkJB6I%2Bycp%2BE3SU%3D
诸葛亮形象的文化传播
受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存在着许多差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诸葛亮形象自然也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不过,其所展现的智慧、忠贞、爱国、公正等卓异品质仍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所推崇。 作为西方文化重要思想来源的古希腊文化即“强调四种美德:智慧、勇敢、正义、信仰”
作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具有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治国才能,军事上长于发明、治军严明。他尽力辅佐刘备、刘禅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着高洁的忠贞品质。他虽不以文学知名,但其《出师表》、《诫子书》等文却留传千古,激励着后世。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1d20fb15af8c403db0f49ea7b2e1545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9667820&x-signature=O4jRr6RJvec%2F6XmLdDBk0D51uhY%3D
魏晋以后,诸葛亮形象开始出现于文学作品中。隋唐诗文、宋元戏曲及话本、明清小说中都有关于诸葛亮的文学描写。文学作品中的诸葛亮形象在保留其智慧、忠贞等品质的基础上,又虚构出不少新的特征。
尤其是在明代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演变成一个能够神机妙算、呼风唤雨的奇才。随着影像时代的到来,诸葛亮形象在保留传统特点的基础上,表现出拥有常人之情、忠于爱情等新的特质。诸葛亮形象的丰富多彩使得其对外传播拥有广阔的空间。
作为历史人物的诸葛亮形象
西晋陈寿的《三国志》是最早记载诸葛亮事迹的史书。作为一名史官,陈寿能够真实客观地记录诸葛亮的生平及其政治才能、军事才能、道德品质、文学贡献等。
1.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治国才能
诸葛亮早年隐于隆中,躬耕自守,却对天下大势有着清晰的认识。刘备在徐庶的推荐之下,亲去拜见诸葛亮,“凡三往,乃见”。诸葛亮为其分析天下大势,建议刘备先取荆州刘表,再取益州的刘璋,藉此西南地势之利,“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然后“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此后的历史走向正如诸葛亮所分析,显示了他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刘备长坂之战兵败后前往江夏,曹操遂率军南下伐吴。
诸葛亮审时度势,前往东吴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共同抵抗曹操,最终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证明了诸葛亮杰出的政治智慧。 刘备称帝后,以诸葛亮为丞相。他对诸葛亮的治国才能非常赏识,希望其能“无怠辅朕之阙,助宣光明,以照明天下”。章武二年,刘备兵败彝陵,临终前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此后,诸葛亮忠心辅佐刘禅,将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d5d11fe68d84fa9a4ac07041efbcf92~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9667820&x-signature=nRTP3JGf07fiV921dsbGu3C9%2FOY%3D
2.长于发明、严于治军的军事才能
《三国志》记载了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发明创造,称其“长于巧思,损益连驽,木牛流马,皆出己意”。建兴九年,诸葛亮复出祁山,第五次带兵北伐。为了解决粮草运输问题,他发明了木牛。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从斜谷北征,又发明了流马运输粮草。此外,诸葛亮还改进了连驽,让蜀汉的武器装备有了显著进步。另外,诸葛亮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从这些方面看来,诸葛亮是具有一定的军事天分的。
诸葛视治军严明,军法森严,能够做到赏罚分明,令行禁止。裴松之引袁子语称:“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因为治军严明,其军队颇受百姓欢迎,所以“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
不过,从《三国志》及裴松之注来看,诸葛亮在军事指挥方面并不像后世文学艺术中所神化的那样料敌如神、呼风唤雨、鬼神莫测。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北征,因马谡失守街亭而失败。同年冬,他领兵三十万出陈仓道,再次北伐,二十余日未能攻下陈仓,因曹军援兵来救,遂再次退守汉中。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596bcccbff446f6ae3f54ad5987e77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9667820&x-signature=KtaCrbChXmH2wIo6cf%2B4WhB3CEc%3D
次年,诸葛亮进攻魏将郭淮,攻取武都、阴平二郡。建兴九年,诸葛亮率军出祁山,射杀魏国大将张颌,后因粮草不济,引军退回。由此而言,诸葛亮指挥作战的才能并不非常突出,所以陈寿称其“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3.忠于蜀汉、死而后已的忠贞品质
诸葛亮一生忠于蜀汉,为完成“匡扶汉室”的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托孤时曾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提出如果刘禅无才,诸葛亮可取其而代之。刘禅资质的确平庸,但其继位后,诸葛亮仍是全心辅佐,为蜀汉政权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诸葛亮初次北伐前,曾写有《出师表》上书刘禅。表文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大势与蜀汉的处境,劝勉刘禅要广开言路、赏罚公正、亲贤远佞,并回顾了先帝刘备对自己的信任与重用,表达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决心与真情,体现了其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美好品质。《出师表》一文可谓是诸葛视忠贞品质的生动体现。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e8fe8bc44344498f8bcb4ee63ad2ad5b~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9667820&x-signature=6w4rrgMM8zDv8fFwg7WhMMR%2BLWY%3D
4.文采斐然、情辞兼美的文学才华
关于诸葛亮的文学创作,陈寿曾编《诸葛亮集》凡四卷,录文二十四篇,总计十万四千余言。此本至宋代已亡佚。明清时期,张溥、张澍等又行重辑。张澍所辑《诸葛亮集》共十一卷。
诸葛亮不以文学名家,但其文章如《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诗歌如《梁甫吟》等都堪称文学佳作,为世人所熟知。其中《出师表》一文,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思虑高远,对刘禅的劝勉情真意切,对蜀汉的忠贞溢于言表。全文情辞兼美,文采斐然,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一篇短文,全篇只有百字,却言简意赅地说明了修身养性、治学、为人处世之道,其中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更成为人们修身立志、激励自我的座右铭。
正如《三国志诸葛亮传》评语所云:“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陈寿的评语,可谓是对诸葛亮政治才能、军事才能、道德品质等的准确概括。
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伦理政治型文化。它提倡仁爱,宣扬忠义,重视礼仪,推崇智慧,讲究诚信,高度重视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而诸葛亮忠贞、智慧、勤政、贤明的形象恰恰对应了“五常”“八德”等中华传统美德,并与当代社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友善”等高度吻合。诸葛亮形象作为一个文化载体,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
诸葛亮形象之所以能闻名于世,为世人所仰慕和崇拜,在于诸葛亮形象所表现出的品质
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相契合。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68a032d2fcb946d9aa09786415a3bdb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9667820&x-signature=xLcHv5ellyZDF4%2BTVA3%2Bh9PHWN8%3D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6398190253214976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